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7年第18期
编号:13113637
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进展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6月2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7年第18期
     4.5.1 尿激酶 目前我国常用的溶栓药物还是尿激酶,此药物没有负荷量的限制,有研究显示将100万~200万U的尿激酶溶于100 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入则血管再通的比例为72%[9]。尿激酶不具有选择性,因此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中的纤溶酶原降解,从而出现大出血。

    4.5.2 阿替普酶 阿替普酶通常先将15 mg静推,然后将50 mg的阿替普酶于30 min内静滴。帅锋利等[10]以阿替普酶为溶栓药物,对于发病12 h以内的患者给予90 min加速给药法,即15 mg静推,其后30 min内以0.75 mg/kg的计量静脉滴注,最大量不超过50 mg,然后以0.5 mg/kg的剂量在60 min内静脉滴注,最大剂量不超过35 mg,总剂量最大达100 mg,溶栓后的再通标准是ST段2 h内回降50%,或者胸痛基本消失,或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峰值提前4 h出现。试验结果显示发病后3 h内再通的有10例,3~6 h再通的有6例,再通率为83.33%,6~12 h再通的有3例,总体的再通率为93.33%。阿替普酶是用重组DNA技术制成的单链t-PA,其本身的溶栓作用较弱,但是当纤维蛋白存在时,其激活纤溶酶原的作用明显增强,并选择性的将血栓中的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,而对于血液中的纤溶酶原无激活作用,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[11]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073 字符